本资讯是关于数字经济对个人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数字经济」对个人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有哪些知名品牌相关的内容,由数字区块链为您收集整理请点击查看详情
『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18级一年生报到。
王牌中的王牌不敢讲,但生物专业我们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我们的条件优秀。
来看看青塔统计的数据:
(不完全统计,但是生院有着几乎最高比例的女生哦,还等什么,不快来读生物专业吗?)
『贰』 物联网“寒武纪大爆发”正在来临
■本期观点
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在 科技 发展和 社会 需求的推动下,物联网的“寒武纪大爆发”正在来临。
当前,物联网在各行业数字化变革中的赋能作用已非常明显,气象行业也是受益者之一。物联网的发展最终将彻底改变气象行业,在物联网设备急剧增加并相互连接的条件下,获取气象数据的渠道将被前所未有地拓宽,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精度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发展密不可分,三者就像打开宝藏的三把钥匙一样,只有同时拧动才能开启宝藏之门。区块链为物联网穿上了一道“铠甲”,可防止气象数据被黑客篡改或窃取。
■本期嘉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明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陈钻
安徽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李建邦
在距今5.42亿年前,有一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较高等生物,物种多样性呈爆发式增长——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至于爆发的原因,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因为某些生物(比如著名的三叶虫)进化出了眼睛。有了眼睛之后,这些生物开始追逐捕食其他生物。更为重要的是,眼睛作为一种传感器,能够收集大量数据,而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大脑的学习周期就会加快,从而进一步推动之后的生物进化。
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从进化的视角来看,物联网实际上就是人类 社会 进化出的“眼睛”。《商业内参》(BI Intelligence)今年发布的《2019年全球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超过640亿个,远高于2018年的100亿和2017年的90亿。据预测,到2035年将有超过1万亿个物联网器件能在云端保存传感器数据。
物联网的“寒武纪大爆发”正在来临。
物联网的前世今生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说来有些不可思议,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最初来源于一款脱销的口红。
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艾什顿在宝洁公司做品牌经理时,发现一款棕色的口红总是缺货,但实际上库存里却还有不少。于是他开始思考:如果在口红的包装中内置一种应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无线通信芯片,并且有一个无线网络能随时接收芯片传来的数据,那么零售商们就可以随时知道货架上有哪些商品,并且及时补货。“物联网”这个概念由此提出,凯文·艾什顿也因此被称为“物联网之父”。
RFID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出现了最早的雏形。当时,英国军队利用无线电发射器加上雷达来识别敌军和友军的飞机。2000年后,RFID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基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物联网开始构建起来。“当我们需要把所有‘物’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判断出谁是谁,而射频识别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唯一性’问题,为每一个‘物’贴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张明说。
物与物之间除了要相互识别外,还要能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交换,这就不得不提到传感器了。这个词乍听之下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事实上我们周围无处不是传感器,比如气象卫星、监控摄像头、无人机等,都可以看作是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此外,手机上也有大量的传感器,比如GPS、重力感应器、红外感应器、摄像头、环境光感受器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手机其实就是一个物联网集成设备。未来,内置丰富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可以发挥测量仪器的作用,收集气温、大气压和大气潮汐等数据。
除了射频识别和传感器技术外,物联网还包括智能处理和嵌入式技术。根据张明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正在迅猛发展的5G技术将成为物联网发展 历史 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让“万物互联”从根本上摆脱网络环境的制约,极大地降低物联网的建设成本,并使物联网的服务水平突飞猛进。
总之,真正的物联网是由网络连接的感应器自动捕获、分析数据,自行作出决定,需要机器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的能力,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的干预。
气象+物联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物联网白皮书》指出,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由2008年的50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510亿美元。在连接数快速增长和梅特卡夫定律的作用下,物联网在各行业的新一轮应用已经开启,落地增速加快,物联网在各行业数字化变革中的赋能作用已非常明显。
气象行业作为大数据的应用者,较早地接受了物联网的赋能。在一些发达国家,物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预警、气象预报、气象信息传输和气象服务等各个层面。例如,美国应用物联网技术,已实现全自动地面观测。2012年6月,美国国家天气局成功应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无线紧急预警系统。该系统可根据恶劣天气经过的路径确定受影响区域,以此搜寻该区域内所有手机发出的信号,自动匹配发送人群,既提高了预警准确性,又避免了信息扰民。日本气象厅于2007年就建成了基于物联网的地震感知预警系统。
韩国气象厅采用RFID技术来监测天气变化,通过布设无线感应器,建立自动天气系统,实现对温度、气压、湿度、风、沉淀物、降雪、可视性、云层、地表地下温度等要素的实时监测和天气系统的追踪,有效提高了气象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在国内,物联网技术已应用到气象信息监测、气象信息发布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等领域,并初步开发了部分应用系统和产品。”李建邦说。
物联网将手机、车辆甚至雨伞等物件的潜力完全释放了出来,使其一一成为获取天气数据的手段。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很快就将遍布各个角落,这意味着天气数据将无处不在。“物联网的发展最终将彻底改变气象行业。”张明说,在物联网设备急剧增加并相互连接的条件下,获取气象数据的渠道将被前所未有地拓宽,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精度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他都只能观察到事物的某些切面,并且其观察范围主要限于人体感官所能达到的区域。要想获得宏观视角甚至“上帝视角”,我们就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感知能力,让“触角”不断延伸。物联网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让人类 社会 拥有了“上帝视角”,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开辟了信息采集的新维度。
如果说物联网是人类 社会 进化出的“眼睛”,那么人工智能就是“大脑”。气象数据当前总量大约为23PB,仅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就达几十个TB。事实上,这样体量的数据已经让气象工作者疲于应对,很多数据的价值根本没时间去挖掘。试想一下,当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达到千万级甚至亿级时,其产生的数据量将庞大得让人难以想象,之前的数据量根本无法与之同日而语。这时,运用人工智能来处理传感器数据几乎就成为唯一选择。此外,如此海量的数据如果全部部署到业务端或本地,那么所花代价将随搬迁数据体量的倍增而呈几何倍数增长,原本已因系统过多而不堪重负的业务单位将雪上加霜。云计算可以将业务系统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部署在云端,而人工智能就可以直接在“云”上处理海量气象数据。
更为重要的是,在海量气象数据的“喂养”下,人工智能成长的速度也将惊人的快。届时,“超级人工智能”或许就将出现,这种技术就会变成超级智力。最终,机器的智力会超过人类的集体智力。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三者就像打开气象宝藏的三把钥匙一样,只有同时拧动才能开启宝藏之门。单纯把物物相连的意义非常有限,只有让这种连接变得智能才能将物联网的潜能完全释放出来。”张明说。
然而,物联网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安全问题,一旦被黑客或病毒侵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好在,具有高透明、可追溯和防篡改特性的区块链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气象数据一旦上链,上链的时间和内容均是公开透明的,且一旦上链便难以篡改,上链的内容也将逐步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可溯源追责,这就为不同机构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信任基础,用技术解决了信任和安全问题。
“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结合会产生区块链物联网,而区块链物联网可以大幅降低安全风险。”陈钻说,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作为一种交易处理工具对物联网而言是革命性的创新,许多人机交互会被机器间基于规则的交互取代。此外,成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必然有强大的价值主张,物联网中的每一个设备都可以充当独立的商业主体,以极低的交易成本与其他设备共享能力和资源。可以想象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智能账本等技术,我们可以使得每部气象物联网中的观测设备都转变为拥有者和用户之间的交易点和经济价值创造点。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结合所促成的一系列变革将使得物理世界像数字世界一样流动、个性化和高效。
『叁』 从计算机硬件设计的角度分析如何提供更为丰富的算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成熟,并日益深入的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2020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又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即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出台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陆续以推出系列数字经济发展的措施,并支持雄安新区、浙江、福建等六个地区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国家进一步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政策文件,这些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水源和工具是关键资源。工业经济时代,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等是关键资源。那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资源是什么呢?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资源是数据、算力和算法。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各种经济活动中都在源源不断的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的组织也将数据当作一种资产,在政策层面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算力相当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力,面向各种场景的数据产品或应用都离不开算力的加工和计算,而且对算力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算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工艺,面向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领域的算法也层出不穷,算法的提升和改进可以提高算力的效率和更多的挖掘数据价值。
本文重点分析算力方面内容,介绍算力市场总体情况,当前算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重点算力供应方式等。
一、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算力投资具有多重经济价值
算力即计算能力,核心是CPU、GPU、NPU、MCU等各类芯片,具体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算法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算力需求越来越高。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IDC与浪潮联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VR 等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对算力的需求也将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华为发布的《泛在算力:智能社会的基石》报告,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VR 等总共对算力的需求将达到3.39万EFLOPS,并且将共同对算力形成随时、随地、随需、随形 (Anytime、Anywhere、AnyCapacity、Any Object) 的能力要求,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将超过1.6万EFLOPS,接近整体算力需求的一半。OpenAI开发的GPT-3模型涉及1750亿个参数,对算力的需求达到3640PFLOPS,目前国内也有研究团队在跟进中文GPT-3模型的研究。
算力投资具有多重经济价值,不仅直接带动服务器行业及上游芯片、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而且算力价值的发挥将带动各行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等,带来更大的间接经济价值。根据《泛在算力:智能社会的基石》报告,每投入1美元算力即可以带动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智能终端、高速网络等领域约4.7美元的直接产业产值增长;在传统工厂改造为智能化工厂的场景下,每1美元的算力投入,可以带动10美元的相关产值提升。
二、算力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和算法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应用多样性的不断丰富,对算力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算力发展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多种架构百花齐放的状态,二是中心化的算力与边缘终端算力快速发展,三是专用算力日渐成势。
近年来多种算力架构并存并快速发展。曾经x86架构的算力占绝对优势,英特尔和AMD基本垄断了X86算力架构市场,海光信息通过跟AMD合作获得x86架构的授权;如今基于ARM架构的算力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移动端ARM架构算力成为主流,华为海思等主要产品是基于ARM架构,另外天津飞腾的产品也是基于ARM架构。随着人工智能等算力需求的不断增加,GPU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英伟达在GPU算力市场占有绝对优势,AMD也分了一杯羹,叠加比特币挖矿算力需求,导致市场上GPU卡供不应求。近几年国内也出现几个GPU方面的创业团队,如寒武纪、登临科技、燧原科技等。此外,Risc-V、存算一体化架构、类脑架构等算力也不断涌现,不过这些算力刚刚起步,在应用生态等方面还需要一定较长的培育过程。
中心化算力和边缘终端算力快速发展。随着7nm制程日渐成熟,基于7nm制程的CPU、GPU等算力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目前7nm制程算力主要是中心化算力,移动端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算力部分也已经采用7nm制程。台积电的7nm制程已经实现规模化,并开始攻关3nm工艺制程;中芯国际7nm工艺制程仍在技术攻关当中。随着5G及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增加,边缘终端算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自动驾驶、智慧安防、智慧城市等领域算力需求。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已经量产,英伟达jetson产品在嵌入式终端产品应用广泛,其他针对特定领域专用边缘终端芯片创业公司层出不穷。
针对图像、语音等特定领域的专用算力日渐成势。一方面是芯片工艺制程越来越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另一方面是物联网智能终端对功耗的要求等,针对特定领域的专用芯片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多的巨头参与其中。谷歌的TPU专为机器学习定制的算力,阿里平头哥的含光NPU专为神经网络定制的算力,赛灵思的FPGA算力,网络研发针对语音领域的鸿鹄芯片以及云知声、思必驰、探境科技等也推出智能语音相关的芯片,北京君正、云天励飞、依图科技和芯原微电子等推出针对视觉和视频处理相关的专用芯片。
三、算力供应以公有云和自建算力为主,多种方式相补充
当前的算力供给主要包括公有云、超算中心、自建算力、地方算力中心等方式。其中,公有云和自建算力中心是算力的主要来源方式,超算中心及地方算力中心等多种方式相互补充。
规模化的算力供应通常通过数据中来承载,新建数据中心的不断增加,将带动未来算力资源的供应不断扩大。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大约为7.4万个,大约能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其中大型数据中心占比12.7%;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265.8万架,同比增长28.7%;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约185万架,同比增加约43万架。2020年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建设以来,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算力需求地区,以及中西部能源资源集中的区域,如内蒙、山西等,均在推进新的大中型数据中心的建设。
公有云以其稳定和易用等特点,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算力首选方式。据不完全统计,阿里云服务器总数接近200万台,腾讯云服务器总数超过110万台,华为云、网络云、京东云、AWS等云厂商服务器总数未找到确切数据,保守估计各类云厂商服务器总数之和也超过500万台。而且在国家宣布大力支持“新基建”建设之后,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5000亿元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的进一步布局,阿里云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2000亿元用于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及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网络宣布预计到2030年网络智能云服务器台数将超过500万台。各大云厂商仍在继续加大算力投入,公有云算力供应将会更加充裕。
自建算力以其安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成为政府、大企业及其他关注安全的组织的算力首选方式。政府、银行及高校和央企等,通常通过自建或租赁数据中心的方式自建算力,满足自身各项业务的算力需求。许多互联网公司在刚开始时选择使用公有云服务,但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通常都会开始自建或租赁数据中心的方式自建算力。其他有部分各种类型的企业,出于安全、商业机密和隐私等方面的考虑,不意愿把数据和业务等放到阿里云等公有云上,往往选择托管服务器的方式自建算力,规模更小企业直接就在本地使用。2020年6月快手宣布投资100亿元自建数据中心,计划部署30万台服务器,字节跳动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加大数据中心的建设。
超算中心和地方算力中心作为算力供应有效的补充方式,适合于大规模计算需求的应用领域。截至2020年,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共有八所,分别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广州中心、深圳中心、长沙中心、济南中心、无锡中心、郑州中心和昆山中心。超算中心主要的算力资源以CPU为主,新建的超算中心及更新升级过程中超算中心逐步增加了异构GPU算力资源。超算中心较好的满足和弥补了高校科研中算力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在工业仿真、生物信息、新材料、气象、海洋等科学计算领域。国内主要省市地区基本都投资建设了当地算力中心,重点服务本地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如太原、苏州、福建等地,目前通常地方算力中心的规模并不大,计算节点数在200-500之间居多,主要服务于当地气象、工业仿真和生物信息等领域计算需求。此外,2020年以来,武汉、南京、珠海、许昌等地区正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规模化AI算力不足的情况。
结语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和引擎,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根据IDC与浪潮联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中国和美国的算力建设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算力无论在规模、效率、应用水平等方面都领先于中国。此外,从算力芯片供应角度看,美国的英特尔、AMD、英伟达等企业几乎占了全球的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可见,中国在算力建设和发展仍然需要加大投入和加强研发等,发挥优势的同时弥补不足,从而为数字经济长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肆』 数字经济对个人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软件
IDC(国际数据公司)的一份研究说服务软件将以每年90%的速度往上涨,到2004年,该软件市场价值将达到78亿美元。在未来12个月里,应用软件将从个人机向网络服务器和网上应用服务转变。
信息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
它对于网络内容提供商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财富,但它们必须把生活真实的一面告诉读者。代表许多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简称ISP),大多数网上信息是免费的,这对ISP是一个严峻挑战。为了应付这一挑战,ISP必须将互联网产业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并且必须同科技专家共同努力以保护自己的产品。
教育
对孩子和成人都一样,是数字世界一个迅速增长的因素,教育科技手段将在未来几年里产生重大变化。SIIA说:“ISP和互联网公司正将它们的商业模式转向B2B(在这里当然指ISP或其它互联网公司提供学校教育和公司培训)和B2C(指ISP等提供业余培训和远程函授等方式)。”
顾客权利
SIIA称顾客权利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成为影响数字经济并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这种权利还必须扩展,必须保护用户信息和地址等私有问题,必须发现顾客的真正需要。电子商务销售商必须在未来的12个月里详细了解提供严格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
商业数字化
在过去10年里,美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数字化了。从会计到仓储,从人事到日程安排,数字技术无处不在,通过这种数字化进程,美国的企业也都尝到了甜头。在未来12个月里美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还将继续,并且B2B将独领风骚。
数字经济政策
当然,这么多公司涌入数字经济,它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行业法规,尤其在个人隐私和电子商务收税这几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评估和建议,数字经济的未来只能停滞在政策制定者手中,而绝不是那些将数字经济变为可能的创新者和企业家手里。
『伍』 周期性——万物的宿命
高一时候学物理的能量转化时就产生了一个设想:地球是按照高阶文明的编码信息推动演变的。外星文明通过阳光加载信息抵达地球,通过能量转化催生生命体征:光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催动粒子结构的组合,编程在光波中的信息指导粒子的组合形成单细胞体,再组合形成多细胞体,最后形成动植物体(质能),质能(比如煤炭)又能转化为热能核能,再转化为动能电能,能量的进一步转化过程都伴随着生命体的进阶演变。两次工业革命对能量的转化的发现都推动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
这期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地球的一个周期性发展。其中经历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早期生物 历史 ,在经历了恐龙时代的爬行动物时代,进而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也是在高中学习万有引力时候的设想:恐龙的灭亡是因为陨石坠落导致的。
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 6.67 10ˆ-11 单位 N·m²/kg²
为啥在恐龙时代的动植物都特别高大,因为那时候的地球重力是比较小的,好比人在月球上呆久了会长高一样。所以相对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质量M是变大了,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地球跟周边的行星或者卫星的距离r也在变大。这两个指标的稍微变化直接导致地球跟周边的行星卫星万有引力变小了,从而导致原先可以维持地球周边陨石运动的动力不足而导致陨石坠落,酿成恐龙大灭绝。当然这只是当初很单纯的简单想法,也感慨高中的时候才是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生命甚至宇宙都充满了好奇。现在提这个是为了阐述地球生命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宇宙周期的发展,外来宇宙的一个小的异动就足以灭种灭族,地球的发展逃不过宇宙周期,当宇宙大爆炸到停止甚至坍缩的时候,地球还能这样和谐地存在吗?
地球有周期,文明也有周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个月月盈月亏,三百六十五天白日黑夜,无不在设定着关于时间年轮的周期。当地球冰期加强时候,严寒催着游牧民族南迁,也加强了对南方农耕民族的入侵,从而加快了改朝换代的进程。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哪个朝代短命哪个朝代长久无不跟当时地球气候息息相关。当北大西洋暖流强劲时候,也是海洋文明崛起扩张之时,天时地利周期影响着文明周期。在中国近现代期间,正是西方文明正值盛夏壮年之时,而中国封建朝代处于晚冬垂垂老矣之暮年,以暮年对抗壮年自然是螳臂当车,不抗一击。文明的侵略是因为周期的不对等,那是多少野心家雄主梦寐以求的时刻,不怪文明野蛮。
文明周期催生了现在经济的周期,从萌芽、成长、扩张、泡沫到衰落。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期间也经历了1987年美欧“黑色星期一”金融地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基本是十年一周期。但是由于之前都是刚开始萌芽成长相对封闭,所以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即使到2008年也都能通过大水漫灌政策而抵抗住外来的凛冽。就像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一样,几岁大的小孩是不怕什么老虎猛兽的,蟒蛇都可以拿在手中耍,改革前期的中国经济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勇气,摸着石头过河,撸起袖子加油干,借着人口红利,互联网 科技 浪潮红利而茁壮成长。但是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技术红利饱和也逐渐由少青年步入青壮年阶段,盛夏万物生长的周期即将结束,静观现在的政策走向,基本也由进攻变得保守,以排查风险为导向的经济金融政策可能会是未来几年的主要基调,稳中求进。难怪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要专门成立政府政策研究部门,恒大前阵子挖角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任泽平作为首席经济学家,网上还晒出了年薪;动不动挣它几个亿的王老板也要抹泪忆苦思甜表决心,中国经济已过了三十而立,正进入四十不惑之年!
经济的周期直接影响了组织和个人的成长周期。从“风来了猪也会飞”到“风走了摔死了很多猪”到“猪长出了翅膀自由飞翔”,时代的红利在缩短,周期也在加速,摩尔定律在加速甚至失灵,从泡沫进行转化才能不会成为炮灰,衰落,而是迎来更高阶维度的萌芽。陈年的凡客学习雷军的产品极致思维去做一件几百块的衬衫,已没法再造一个小米版的凡客,产品已死,产业方兴,时代变化太快。从线下寻找互联网加流量的传统行业,到互联网线下开店加人流的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一个地方玩不转就找另一块地方,两个地方玩不转就一起玩,再玩不转就寻找除了线上线下的第三个地方——区块链?平行宇宙?外太空?从满足一个足够细的垂直领域到满足客户全部需求的超级用户思维,服务好微信5000个上限好友的衣食住行,每人只需每月给你两块钱是不是也可以实现月入过万?
万物皆有周期,宏观影响微观,微观聚塔成沙,自成宏观,但是都逃不过更高阶周期控制的宿命!
『陆』 2019,人工智能泡沫即将破裂
中国工信部下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消息表示,2018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达43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投资规模高达317亿美元,占70%以上。截至2018年9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为5159家,其中中国大陆1122家,北京市以445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火热情况可见一斑。
资本的疯狂涌入人工智能行业,同时催生了大量泡沫。有投资人指出:“最近我见了一个做内衣的,也说自己是人工智能的企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泡沫化特别严重。”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如何?人工智能泡沫有哪些表现?资本寒冬对人工智能行业有哪些影响?近期,我们采访了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周全,聊了聊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周全在英诺天使基金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泛 科技 类领域,投出了推想 科技 、微动天下、智行者、未来黑 科技 等项目。
文|朱丹
01
“泡沫”必然存在
当资本开始关注一个行业的时候,一定会催生泡沫。
过去一两年,人工智能项目受到资本追捧。我们观察到,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们出来创业拿融资非常容易。譬如中科院系的寒武纪,清华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汪玉联合创办的深鉴 科技 等。
2018年地平线B轮融资十亿美金,有这么多投资机构投资,肯定有他们的投资逻辑。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前网络研究院执行院长,智商和研究能力都很高。同时,他能将行业顶级人才汇聚在一起,地平线的估值和公司科学家数量成正比。尽管目前地平线还没有产品销售收入,但它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才积累,资本市场给出的溢价就会高几倍。
头部项目的稀缺性,也为地平线带来了一定的溢价。资本愿意给地平线这么高的估值,肯定是看中了它未来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如果未来中国能出现一家伟大的芯片公司,目前头部芯片公司成功的概率相较更大。
做投资,并不是说现在项目的价值是一块钱,就给它一块钱。资本给它一百块,赌的是未来它能成为一万块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资本追捧也有益于行业发展。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大批公司倒闭了,但成就了中国的网络、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泡沫也好、 科技 泡沫也好,胜者为王,经历过资本寒冬的洗礼,两三年后中国一定会沉淀出一些伟大的人工智能公司,这对我们国家从房地产资源型经济增长转向 科技 创新驱动来说是有好处的。
02
2019,人工智能泡沫将会破裂
近两年人工智能项目融资最多,估值最高。很多VC项目是IPO的价格,甚至一些人工智能天使轮的项目是Pre-IPO的价格,这极其不合理。
今年整个行业进入了资本寒冬。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泡沫也将在2019年破裂,一些没有造血能力、没有落地场景、没有收入的人工智能公司会首当其冲。
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皇冠和排头兵,现在也传出了裁人、收缩、公司团队不和的消息。因为无人驾驶难度很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落地,这个过程没有收入,全靠资本投入。现在投资人都出手谨慎,无人驾驶肯定首当其冲。2019年,无人驾驶领域的军备竞赛将会史无前例地惨烈。
现在项目去融资的时候,行规都是砍一半估值。(这个估值是相对的,好项目的估值很坚挺,不好的项目估值再低也不投。)现在,整体项目估值趋向合理。优秀、头部项目的估值不会太便宜,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晚上不投就没机会了。现在,创业者也更加理性,他们也希望找一些有资源、有品牌背书的投资方。
03
焦虑的投资人
每当风口来临,投资人也很焦虑,生怕错过机会。因此,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不懂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凭感觉出手的投资人。
如果投资人知道了一个项目的营业收入、利润,对照上市公司的估值就能投资的话,那小学生也可以做投资了。投资人只有投自己看的懂、有认知的行业才会容易成功。如果只是追风口,最后肯定一地鸡毛。就像2018火起来的区块链,这个现象就明显存在。
英诺在投资 科技 项目主要关注三点:
第一,上天。 科技 创新和模式创新不同,有一定的创业门槛。 科技 创新需要一万小时的积累,科学家有过去五年、十年的科研积累、技术积累和团队积累;
第二,入地。 科学家创业如果只有好技术,但没有落地的能力,找不到实际的应用场景,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我们希望团队中除了有大科学家,大教授、专家做技术支撑,也有年轻人冲在一线去做市场BD,招人,这样的团队更容易成功;
第三,能出海。 现在 科技 竞争是全球化竞争,希望创业团队要有国际化视野。
科学家要想转身成为企业家需要跨越一条鸿沟:从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市场,需要面对很多挑战。英诺会为创业者对接其欠缺的产业资源、政府资源、VC资源,通过深度投后服务加速项目的发展。
人工智能、大 科技 行业有很多的细分领域,如果投资人不在细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的话,对项目很难有专业判断。
2015年,我们在未来黑 科技 只有一个想法、一张PPT的时候投资了它。现在它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估值翻了几十倍。做早期投资,大部分项目就像未来黑 科技 的状况一样,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投资者人判断项目的产品和技术的市场有没有想象力,三五年后能不能发展成为一家几十亿估值的公司。
有一家做低轨卫星的公司在估值非常低的时候找到了我们,当时我们对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研究,最后就错过了。这警醒我们做早期投资,要对新鲜事物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保持谦卑和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如果因为你不懂,就贸然否定一个项目的话,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04
科技 创新的时代
过去几年,中国创业公司大部分都是模式创新,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移动互联网红利,使得如电商、共享经济这类企业在过去几年发展的非常快。但2018年中美贸易战,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中国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很多“大厦”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上。
从大趋势来说,中国的确需要 科技 创新:
一方面,外企在中国的成本每年以100%的幅度上涨,逃离中国,搬去东南亚已经成为趋势。中国制造鞋、衬衣已经没有成本优势了,我们需要一些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公司、人工智能公司、芯片公司、智能制造等创新公司来填补产业空白。
此外,中国过去10年培养了6000万大学毕业生和450万研究生,留学人员的回国比例也在上涨。中国由过去的人口红利慢慢转向工程师红利(高教育素质人口红利)。有了足够多的工程师,为中国从传统的房地产转向 科技 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中美差距主要在基础技术研究和高端技术人才上。比如需要长期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积累的芯片半导体行业,中国在算法上要落后于美国。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市场足够大,可以获取大量数据,因此,中国在应用层面要领先于美国。
譬如英诺投资的“推想 科技 ”,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辅助医生分析DR、CT及MRI等医学影像数据。这个公司找到我们的时候,当天我们就决定投资。
在投决时,我当时认定这个公司以后会超过国外类似公司,甚至会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推想 科技 的创始人是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团队在算法技术上并不比美国同类项目差,它们的优势在于获取的医疗影像数据远超美国。在就医量上,中国一家三甲医院一天的数据比美国竞争对手一个月可获取的数据都大;从隐私数据的保护上来说,在美国,企业要想获取一个病人的影像数据,需要病人亲笔签字,非常复杂,在这方面中国创业公司有巨大的优势。
中美贸易战原因之一是美国看到中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野心和宏图,而这是美国的产业制高点,中国要做,美国肯定全面打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是未来的趋势,中国不会放弃追赶。
未来十年将是 科技 创新的时代。
05
争取活下来,活得更长
今年,我希望深挖智能网联 汽车 和智能制造两个方向:
汽车 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汽车 从发明至今,相对于手机、计算机来说,变化并不大。现在 汽车 行业迎来了一个变革的拐点,未来 汽车 是一个智能化的交通工具。譬如,现在通话不是手机最主要的功能,未来开车或许也不是 汽车 最大的功能,而是变成智能终端、检测终端。
过去10年苹果公司带动了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爆发,产生了欧菲光、舜宇光电市值翻了10倍的白马股。智能 汽车 时代随着特斯拉到中国的建厂,智能网联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也已经出现,比如无人驾驶的整车、关键核心零部件、V2V、V2X、车网联信息安全等。
在智能制造方面,20年前的日本工厂就已经非常先进和自动化,中国在纺织行业、服装行业以及一些重工行业,大部分的产能都很落后。
一年前,我去很多3C制造企业参观,缺陷检测还需要女工人工检测,在放大镜前面一盯就是一天,原本好好的眼睛最后都不行了。如果用机器视觉,既能把人从繁琐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大大提高准确率。国内很多国内芯片制造业,甚至还需要人工搬运芯片晶舟,我记得很清楚,一个操作工在搬芯片的时候摔了下去,一下子损失了几十万,最后被开除了,而这在日本早就实现全自动化了。当我们淘汰掉不合理的产业和过剩产能后,肯定会产生一些新的力量。
过去四十年,中国因为改革开放的红利,享受着高速发展。过去20年中国的房价从来没有跌过,不断挑战大家的想象空间。未来三年,从内外部来看,中国的经济都将处于调整期,经济降速、资本寒冬是常态。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工程师红利,再过三年、五年可能又是一个高速发展期,
但在2019年胜者为王的大环境下,创业者应该更加务实,稳中求进,管理好自己的现金流,做更多的确定性的事情,不要盲目扩张。在资本充裕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冒进的事情。现在企业运营要更加稳一点,争取活下来,活的更长。
如果你是创业者,同时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欢迎加微信:hizhudan进行讨论,请注明姓名+公司+Title。
『柒』 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有哪些知名品牌
目前,黑芝麻智能是全球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国产芯片产品最领先,始终保持大算力芯片领先行业1年以上。拥有华山系列芯片计算平台(二号A1000、二号A1000L、二号A1000 Pro)。A1000 Pro是目前国内算力最高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采用异构多核架构,16核Arm v8 CPU ,16nm工艺制程,典型功耗仅为25w,支持16路高清摄像头输入,支持ASIL-B级别功能安全,内置ASIL-D级别安全岛,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的特点。
『捌』 我有好的投资项目,如何找到风险投资人
创业开公司办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资金,是钱,对于创业者而言,最好的融资方法也是最为快速补充企业血液和实力的方法就是引入风投,利用这些风险投资者的资金和能力让自己的企业最快速强大起来,当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到风投。
渠道、人脉、查找资源
首先要看自己需要的资金量,通常风投是不会投资过于小的项目的,因为投入产出比实在不是很合适,所以一般而言几十万的项目可以利用众筹等融资方式。
2/6
如果需要的资金量足够,自己的项目又确实拿的出去手,那么可以找风投作为自己的投资渠道,首先最直接找风投的方法就是去查风投公司的网站,里面有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咨询,找机会进行沟通。
3/6
风投公司都是有自己的公司办公地点的,如果距离不是很远,可以直接上门去前台进行咨询,切记要带着项目计划书等资料去,如果能够碰上合适的机会,可能就能有下一步的进展了。
4/6
风投公司通常在自媒体上有自己的账号,可以关注他们并进行咨询,如果他们对你的项目感兴趣,是会约你进行洽谈的。
5/6
有朋友或者认识的人有认识的风投,可以拜托其为你牵线搭桥,通过人脉的力量结识风投的人。
6/6
通过参加创业大赛,展示自己的项目和能力,也是获得风投关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创业大赛通常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尤其是如果取得的名次比较好,或者表现特别突出,是很容易遇到对你感兴趣的风投的。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联系投资人:
1、找朋友推荐:如果有朋友在投资机构,那么他们是最好的人选——有朋友帮你背书,那么你项目得到投资人联系的机会会大很多。
2、寻找靠谱的FA:靠谱的FA同样会给你的项目一些指导意见,会帮你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构。靠谱的判断标准是:他们会告诉你大概会推的机构名单,并且提前告诉你收费条件、网上能找到他们的信息和案例。当然,FA也自己的项目判断标准。
3、给机构的邮箱发送邮件:机构的官网会提供他们的项目投递地址,你可以向他们投递BP,但这种方式的效率比较低下,因为好的投资人日常的项目已经饱和,基本不会去阅读邮箱里推来的BP。
4、参加行业活动:参加创投类的行业活动也可以见到一些投资人,但是除非你能获得他们的注意,才能顺利向他们投递BP,否则常常连微信都加不到。
5、通过创业平台给投资人投递BP:一些创业平台中有入驻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BP投递的渠道。
在找投资人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个是要找对机构——要去找符合你创业方向的机构,他们在这些方面见多识广,也更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另外一个要找对的、靠谱的机构——不靠谱的有几种,第一种你在网上根本查不到工商信息、网站信息的;第二种要先收你钱;第三种来你这里骗吃骗喝完了人间蒸发的,这些我们都有遇到过,因此大家要多擦亮眼睛,多加小心。
如果你的项目不属于资本看好的项目,那么还可以考虑以下融资渠道:
1.找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资金配置来赚取息差,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通常需要抵押物作抵押。这也意味着,在寻求银行资金的同时,你要考虑有哪些可以拿去抵押,以及在有合理的盈利模式之前,你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偿还最终的贷款。
2.加入政府的扶持项目。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每个省市都开展了一些扶持创业公司的计划,获得扶持的公司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这种资金的使用成本比较低,但问题在于,审核的条件比较严格,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
可以和阿里谢世煌聊聊
谢世煌履历简介:谢世煌的电话微信邮箱可在“融创之翼”公众号查看。谢世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投资总经理、资深总监及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2016年10月18日,2016胡润IT富豪榜发布,谢世煌以165亿元排名第20。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公布:谢世煌以36亿元人民币位列1148名。
投资领域(投资数量): 企业服务(147)|电子商务(96)|文娱传媒(81)|生活服务(74)|大数据(48)|金融(47)|消费(39)|智能硬件(34)|交通运输(33)|物流仓储(32)|人工智能(31)|社交(29)|软件工具(19)| 体育 (16)| 旅游 (15)|物联网(13)|医疗(12)|房地产(11)|传统行业(11)|机器人(7)|VRAR(7)|教育(7)|农业(5)|先进制造(4)|区块链(1)
投资阶段: 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E轮及以后
投资区域: 不限
单笔投资额: 0-数亿人民币
投资风格: 财务投资|战略投资
代表项目: 知乎|怪兽充电|小鹏 汽车 |中金公司| 哔哩哔哩|华兴资本|中国铁塔|易居|寒武纪|宝宝树|工业富联|居然之家|光云 科技 |如涵控股|百世物流|神州优车|Lyft|安恒信息|丽人丽妆|Snap|多维度网络|新片场|陌陌 科技 |灵犀 科技 |众安保险|恒大淘宝|美团|佰程旅行网|小i机器人|九五智驾|淘淘搜|新浪微博|宝尊电商|搜狗|海尔智家|银泰网|高德|博纳影业|Bigbasket|德殷德润|高鑫零售|美味不用等|先声互联|企加云|TicketNew|饿了么|Infinity AR|中天微|Jet.com|Visualead|快的打车|Kabam|趣拍云|大麦网|心怡 科技 |优酷土豆|UC优视|ShopRunner|名鞋库|易图通
『玖』 「数字经济」对个人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简单概括一下数字经济便是:由信息技术所提升的高速交流力和精准预测力,使经济本身拥有了智能。这也是为什么「工业4.0」后曾提到「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的概念。
可能人们难以预测这些提升会对以后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变革,没有任何历史参照。
但在生命史上,却不是首次出现。类似的变革还发生在约6亿年前单细胞生物演化出多细胞生物的时段。随后的大事件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与互联网起相同作用的就是神经细胞所形成的神经网络。而与各种平台起相同作用的就是运动、情感、语言、思考等功能对应的网络。在同一套交流系统的支持下,所有细胞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个体,也彻底改变了单个细胞与新个体的交互方式。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彻底颠覆个人与社会的交互方式。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1、数字经济可以关键企业到每一个用户功能。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引领下,数字经济逐渐融合企业和个体市场的功能,在调配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越发明显。
2、数字经济可以帮助相关监管机构和部门效履行职能。数字经济依靠相关技术手段促成匹配度更高的供求关系形成。
3、数字经济恰恰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