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区块链监管查询平台

简体中文
下载WikiBit

Ethereum 生态困境:着迷于基建,缺少大规模应用

Ethereum 生态困境:着迷于基建,缺少大规模应用 WikiBit 2024-09-12 17:06

以太坊基础设施完善,却缺乏大规模应用,Layer 2 导致定价权被稀释。

  近期,以太坊因价格走势疲软而遭遇了大规模的FUD。尽管以太坊通过EIP-1559引入了销毁机制,由于链上交易量和使用量的下降,销毁速率未能完全抵消新增的ETH供应,导致供应量持续增加。

  链上活跃度也有所下滑,日活跃地址数和交易笔数都减少。此前DeFi、NFT等领域曾为以太坊生态带来大量用户和交易,但如今这些应用的热度减退,无法持续推动链上高活跃度,网络收入也因交易手续费的减少而下降。这种局面让市场对以太坊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FUD情绪进一步蔓延。

  Layer 2 的发展和以太坊引入的 blob 结构在降低 gas 费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用户的交易成本显著下降。然而,链上需求本质上是趋利性的,当缺乏明显的 alpha 机会时,很难吸引用户积极参与链上活动。Layer 2 的兴起虽然缓解了主链的负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流动性,各个 Layer 2 之间的隔离性导致了资金的分散,进一步影响了以太坊主链的整体活跃度和经济效益。这种割裂加剧了以太坊定价权的稀释,导致其在整个区块链生态中的竞争力受到挑战。

Layer 2制造的“空城”

  自上一个牛市以来,关于链上性能和技术优劣的叙事逐渐失效。过去,Layer 2 被视为解决以太坊扩展性的关键方案,技术上的优越性成为市场的主要讨论点,然而随着市场的降温,这一叙事已经不再支撑用户的持续活跃。尤其是空投预期破灭之后,很多 Layer 2 网络成为了“空城”,zkSync 就是明显的例子。用户曾蜂拥而至,希望通过早期参与获得丰厚的空投奖励,但当这些预期兑现之后,用户流失严重,链上活跃度大幅下降。

  导致这些 Layer 2 项目成为“空城”的核心问题在于,尽管技术性能有所提升,却缺乏持续的大规模应用支持。高性能和低交易成本并不足以维持用户的长期活跃,链上仍然缺乏能够吸引用户留存的现象级应用。当链上的参与动机只围绕空投而非实际使用时,这些网络的活跃度注定难以维持。

  此外,Layer 2、数据可用性(DA)等项目从以太坊主链分走了大量利益。这些扩展解决方案虽然帮助降低了主网的负载,但同时也割裂了以太坊的流动性和价值聚合效应。原本属于以太坊的经济活动被分散到各个 Layer 2 网络中,导致以太坊的定价权逐渐被稀释,主链的网络效应与市场优势因此受到影响。

VCs 的投资倾向

  VC 一直以来更倾向于投资基础设施类项目,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项目具备更高的确定性和较大的盈利空间。相比于应用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容纳大量资本的能力更强,且投资回报具有更高的可预测性。在过往的投资案例中,VCs 形成了投资路径依赖。

  例如,早期投资于以太坊、Cosmos、Polkadot 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的 VC,随着这些项目逐渐成为区块链行业的核心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此外,随着模块化区块链方案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创建自己的 Layer 2 解决方案,以提高项目估值和扩展发展的上限。这种现象在加密行业中逐渐成为“加密政治正确”,这种现象逐渐发展成以太坊生态的项目都在搞基建。

  以太坊生态的困境显而易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整个网络具备了更高的性能和扩展能力,但缺乏现象级的大规模应用,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VC 资金的大量涌入推动了 Layer 2 和基础设施的兴起,但这些项目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同时,未能带来真正打动用户的应用场景,导致链上活跃度下滑,价值分散。以太坊在其基础建设方面虽不断进步,但如何将这些强大的基础设施转化为实际的用户需求和应用生态,仍是其未来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